2021互联网健康险趋势分化 业内称短险承压竞争趋激烈
原标题:2021互联网健康险趋势分化,业内称短险承压竞争趋激烈、长险发展将加速
健康险市场方兴未艾,亦在变化中发展。日前,一路狂奔的短期健康险迎来新规要求,监管发文,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规范经营。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内会给市场形成一定冲击,竞争趋于激烈,部分财险公司比照新规进行调整,迭代符合规定的新版本短期健康险产品,或许会有价格上的些许变动。与此同时,考虑到长期险可有效解决短期健康险如停售、客户健康状况变化而导致的拒保等问题,将加速发展。
针对市场主体,业内人士指出,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的财险公司或许面临调整,可以尝试发挥短期健康险的特点,扩大保障范围,比如将老年人群、慢病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在潜在客群方面与长期健康险形成一定的差异化,精细化运营,也有观点认为,可与意外险、家财险等其他险种组合,提供综合保障,打包销售。
短期健康险竞争更趋激烈,长期险发展将加速
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0%。十三五期间,健康险整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年保费收入预计超过8000亿元,较2016年的4042.5亿元翻倍,互联网健康险增长速度更是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而短期健康险增速最快。
但短期健康保险在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二是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做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三是核保理赔不规范;四是无序竞争,不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保险消费观念。
日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产品定价、组合销售、停售和续保等问题提出规范性要求,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容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随着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容,当前,短期健康险市场产品同质化倾向较为明显,不合理竞争也导致保险公司成本率上升利润率下行,呈现‘车险化’发展趋势,经营管理较为粗放,这些都是潜在风险”,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通过监管政策,聚焦突出问题进行矫正,为的是把短期健康险拉回正道。其介绍,从业内情况来看,部分财险公司开始比照新规进行调整,迭代符合规定的新版本短期健康险产品,或许会有价格上的些许变动。
“相对于其他险种,健康险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认可,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到了需要阶段性调整的时期,无论是保险产品本身,还是服务规范,都会有更多更细致的约束和要求”,新一站保险网总经理国婷丽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表示,“从宏观上来讲,未来短期产品,可能会向特色服务、更适用的保障方面去发展,长期产品应该是越来越完善及专业,两类产品呈现各自的特征。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通知》会对市场有一定冲击,譬如调整产品定价及内容细则,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消费者保护,抑制市场不合理竞争行为,利好短期健康险稳健发展。
水滴保险研究院发布研报称,整体来看,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健康险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保费由2015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36亿元,四年间增长了近23倍,2020年预计将突破300亿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20年末到2021年初,银保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与互联网健康险相关的监管措施。未来,规范化发展将是主基调,作为短期健康险的主力,短期医疗险未来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考虑到长期健康险可有效解决短期健康险如停售、客户健康状况变化而导致的拒保等问题,长期医疗险发展将加速。根据测算,2021年,长期医疗险产品的供给将进一步增加,互联网健康险平台也会投入更多资源去推广和销售长期医疗险,长期医疗险发展将加速,规模保费占比将会提升,但要取代短期医疗险,成为互联网健康险市场的主力,预计还需要三至五年时间。
扩规模抢市场,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经营承压
谈及健康险业务,自然避不开经营主体,由于业务差异性,寿险公司更多尝试将健康险期限延长,深耕长期健康险业务,而仅能经营短期也就是一年期健康险业务的财险公司,进退两难,面临转型调整的压力。
对于财险公司而言,作为发力非车险业务的重要落点,短期健康险与其他业务间盈亏相关度低,协同发展可优化业务结构,平滑损益,互联网营销渠道帮助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财险公司扎推入场。但粗放经营并非理想现象,未来财险公司在短期健康险经营上,要寻求突破。
水滴保险研究院相关人士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表示,财产险公司可以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尝试发挥短期健康险的特点,扩大保障范围,比如将老年人群、慢病人群、高风险职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在潜在客群方面与长期健康险形成一定的差异化。同时,财产险公司在经营短期健康险时,可尝试提高保障力度,将更多医保目录范围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责任范围,增加门急诊的报销力度,减轻投保用户的医疗费用负担。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也许未来可以探讨是否突破现有监管规定,研究财险公司经营保证续保的健康保险的可行性。其指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证续保有利于保护客户利益,是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引导方向。如果医疗保险不能保证续保,可能被保险人承保多年未出险,但一旦出险得不到明确的续保保护而使利益受损,“保证续保”也因此成为消费者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重大诉求。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粟芳则认为,财险公司不可能也不应当将短期健康险作为主要险种去发展,“可以尝试将健康险与车险、家财险结合起来,提供综合保障”,譬如在提供家财险同时,为家庭成员提供健康险、意外伤害险等产品,组合销售。
“财险公司之所以叫财险公司,是因为专注于财产领域,短期健康险由于时间周期短、费率比较好厘定,也能展开经营。财险公司未来在健康险领域上,是否发挥自身的某些场景特长,进行有效补充,或者是综合意外险等险种,演变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可能都是方向”,国婷丽说道。在其看来,“保证续保或者相对长期的经营是对保险公司的稳健要求,要做好费率测算,符合经营规则。财险公司是否研究保证续保,个人认为这与产品服务没有关联性,从消费思路上来说,在提供稳定服务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购买短期或是长期健康险,不应当由是否有保证续保来影响购买行为”。而消费者在选择健康保险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价格,还要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