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重疾险“换装”完毕 “爆买热”回归理性

2021年02月05日 07:3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重疾险“销售热”近日迅速降温。“这两天咨询重疾险的客户少了很多。”某互联网保险平台销售人员小张告诉记者。仅仅一周前,她还经常加班加点忙到半夜,回答客户咨询、帮助客户选购重疾险产品。 

  2月1日,重疾险新规实施,基于旧规范开发的重疾险产品全部下架。此前,“择优理赔”方案和中介机构宣传攻势联袂激发消费者“抢购热”,经历喧嚣后的市场目前重归平静。 

  春节后料陆续“上新” 

  “我们平台这两天只上线了几款重疾险产品,比上个月少了很多。保险公司大面积‘上新’估计要等到春节后。”小张称。 

  此前重疾险销售火热,导火索在于保险公司推出“择优理赔”方案,很多保险中介以此为卖点吸引客户“抢搭末班车”。“择优理赔”,简单地说就是投保旧版重疾险产品的客户既可以按照旧版重疾险的定义来理赔,也可以按照新版重疾险定义来理赔。 

  “我在1月31日咨询保险经纪人,晚上9点多付款完毕就出单了,赶上了‘末班车’。”“上周用年终奖买了两份重疾险产品。”不少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在新规实施之前火速出手抢购。 

  “新产品没有‘择优理赔’,目前可供选择的新产品数量也不多,即便有消费者过来咨询,也很少直接下单购买。”小张说:“新的重疾险产品刚刚面市,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竞争整体价位会有所下降。建议有需要的客户等到春节后再购买。” 

  衡量需求和预算 

  事实上,重疾险产品并非人人适合,业内人士提示,切勿跟风购买。 

  “宁可不买,也不要乱买。”某分析人士说:“比如重疾险,保费高、期限长,冲动购买的话一旦后悔,前几年现金价值很低,退保基本上拿不回什么本钱。”该人士提醒,消费者要明确自身需求,同时衡量自己的预算。对于没有家庭负担的年轻人,建议第一优先配置医疗险和意外险产品。 

  有保险研究人士表示,重疾险“要么全额赔,要么一分不赔”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不适用于作为医疗费用的补偿。如果消费者只是想要一份大病保障,担心没钱看病,更应该购买医疗险而不是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是根据生病治疗的实际花费来进行报销,一般有1万元的免赔额,大病小病都保障,它是对医保的补充,能够减少投保人医疗费用支出。重疾险一般是确诊了就赔付,比如恶性肿瘤,一旦确诊赔付50万。这笔钱不限用途,可以治病用也可以作为收入损失。”小张表示,一般建议“家庭顶梁柱”除了配置医疗险还可以另外配置一个重疾险。“购买时一定要进行健康告知,大多数理赔纠纷就是因为健康告知不充分。” 

  竞相升级产品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销售降温并非因为新版重疾险产品不如旧版产品。此次调整是一次升级,让规范更加适应现实社会,也可以减少保险纠纷。 

  旧版重疾险多是疾病发生后一次赔付,不再续保。但按照新规,某些疾病将按照轻重两级赔付,并可续保,轻症赔付只赔一部分保额,保单还是继续有效;此外,赔付病种数量增加,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保障范围也适度扩展。 

  例如按照旧规,冠状动脉搭桥要求开胸,但新的重疾规范已经不再要求开胸,而是要求切开心包,微创冠脉搭桥可按重疾赔付,赔付金额更高。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出新定义重疾险产品。多家保险公司透露,正在升级理赔服务,涉及规模化定制等,有的还加强产业链延伸,将重疾险产品创新和健康管理产业相融合。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重疾险“换装”完毕 “爆买热”回归理性

2021-02-05 07: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