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农业公司秋乐种业冲刺科创板 研发费用率低于常规指标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梁枭
科创板正式开板一周年后,终于受理了首家农业类公司的IPO申请。
6月12日,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乐种业)的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秋乐种业或将是科创板第一家“农业”公司,目前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1087)。
秋乐种业主要从事玉米、花生、小麦等农作物品种的研发、繁育、加工、推广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高产、稳产、高抗的玉米杂交种以及花生、小麦、大豆、油菜等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企业,秋乐种业的研发费用率并不高,2017~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4%、4.08%、3.47%,低于5%的科创属性常规指标,也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公司称研发费将上升
玉米、花生、小麦,这三样农作物种子的销售为秋乐种业贡献了约98%的营业收入。
在技术方面,秋乐种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包括玉米、花生及小麦品种的培育技术、种子繁育技术、栽培技术和种子加工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植物新品种权共14项,经国家级或省级审定的品种共19项,在审新品种权共8项。
秋乐种业在招股书(申报稿)中提到,种业企业育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是生物学,尤其是遗传学与统计学等学科的高度综合应用,其主要的壁垒包括前期积累的丰富种子材料资源库、单倍体等育种技术,育种家明晰的育种方向和育种选择等。同时,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发周期较长,对种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按照证监会今年3月份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同时符合下列3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包括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营业收入等要求。在研发投入方面,最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秋乐种业照顾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7~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274万元、1134万元、1133万元,主要用于职工薪酬、科研基地费用、品种使用费等,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4%、4.08%、3.47%,无论从研发投入费用率,还是从累计投入金额来看,均低于监管层的制定的上述标准。
不仅如此,秋乐种业的研发费用率还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列出了5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17~2019年,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为4.28%、5.06%、6.10%。
秋乐种业表示,这主要因为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资金实力有限,有限的资金需要兼顾研发和生产的平衡。未来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将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将逐步上升。
按照IPO计划,秋乐种业拟通过此次上市募集资金4.08亿元,其中2.58亿元用于生物育种研发能力提升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届时研发投入将大大提高。
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科创板申请企业未能达到前述3项指标,可以适用于5项“例外条款”之一,包括核心技术“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等。证监会官网消息显示,例外条款“是对3项常规指标的进一步补充,在实践中会从严把握”。
玉米种子销售占营收最多
2017~2019年,秋乐种业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2.78亿元、3.26亿元,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玉米、花生、小麦三大农作物种子,其中玉米品种的销售比重最大。
2017~2019年,玉米种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8亿元、1.88亿元、2.2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62%、67.62%、69.98%。
秋乐种业的业绩,与其玉米种子的竞争力、市场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然而,秋乐种业的两大重要玉米种子品种正面临品种权的相关风险。
最近3年,两大玉米品种郑单958及秋乐368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2.33%、43.80%、49.02%,占比较高。
其中,郑单958品种权保护期已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意味着其他种子企业可以进行郑单958的制种,品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秋乐368品种权已于2017年通过审定,且申请的植物新品种权已过授权公示期,但尚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最终能否取得品种权还具有不确定性。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7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郑单958的价格和毛利相对较低;2018年,秋乐种业调整了郑单958的销售策略,扩大中高端郑单958产品的销售,同时提高了秋乐368等品种的销售占比,玉米种子销售单价有所提高。
两大重要品种面临品种权相关风险,秋乐种业对此有何应对方案?今年6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秋乐种业并发送了采访邮件,秋乐种业回复表示,一切以招股说明书为准。
(责任编辑:华青剑)